~臨床治療師學習催眠治療的首選教科書~
★最新第五版修訂,首度繁體中文化
★艾瑞克森學派國際大會講師洪偉凱審定,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黃天豪協力翻譯
【專業推薦】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王浩威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天晴身心診所顧問/趙家琛
【專文推薦】
◎研究催眠超過30年,我必須告訴你,作為一位催眠的學習者,如果你的催眠案頭書少了這一本,那肯定會讓人覺得非常遺憾。
我曾經因為雅布可教授的介紹認識了歐內斯特.羅西博士的催眠技術,並將它介紹給我的學員,因為認識羅西博士的催眠講師太少,使得這項技術幾乎成了華人世界的獨門技術。你現在可以在書裡的「參考框架」所介紹的近代15位重要催眠研究者中,找到我當初找到的資料。
一本好的原著,當然需要配合出色的譯者,感謝出版社找到國內最優秀的艾瑞克森催眠學者作為翻譯,更是錦上添花。
這是一本絕不容錯過的催眠教案,誠摯向各位推薦。
──唐道德,德派催眠雞尾酒療法創始人,《催眠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
◎從開始踏入臨床催眠這個領域,就有機會接觸到雅布可博士的這本《臨床催眠大全》。這本書從一開始出版,就被國外臨床催眠界與催眠學術界列為重要參考書目,因為其內容旁徵博引、論述分明、引經據典、理論實務兼備,加上作者本身的勤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根據最新研究和趨勢加以修改內容,甚至重寫。本書可說是臨床催眠工作者必備的工具書,也是學習臨床催眠的經典教科書。這本根據最新版本翻譯而來的中文版,勢必將造福有興趣學習臨床催眠的助人工作者,也能打破大眾對催眠的非科學迷思。對催眠有興趣的讀者務必一讀!
──張忠勛,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博士班教育心理與輔導組、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發起人兼常務理事
◎作為一位身在學院殿堂裡的資深催眠治療訓練師,我深知《臨床催眠大全》這本書對於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催眠療法的同好,都是無可取代的寶典。這本書不僅涵蓋了催眠的基本概念與技術,還深入探討了催眠在臨床應用中的實際案例與策略。《臨床催眠大全》透過詳實的案例和科學研究,向讀者展示了催眠如何透過改變患者的信念與行為,達到治療效果。書中不僅列舉了成功的治療實例,還深入分析了催眠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與技巧。這些內容對於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催眠師都是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催眠在處理各種心理問題、提升健康、減輕痛苦等方面的實際應用。例如,透過催眠引導患者將身體的疼痛轉化為無害的黑色液體,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這種創新的治療方法,不僅展現了催眠的神奇力量,也證明了其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此外,書中強調了催眠師與患者之間的信任關係,認為這是催眠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實際的治療示範,讀者可以看到催眠如何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幫助患者找到內在的力量和信心,從而實現自我治癒。
總之,《臨床催眠大全》是一本內容豐富、資訊詳盡的催眠專業書籍,適合所有希望提升自己催眠技能和臨床實踐的讀者。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致力於心理治療和健康提升的專業人士。
──張貴傑,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藍海催眠研究專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在歐美國家,心理學家與治療師很早就開始研究催眠與治療之間的關係,並學習透過催眠來提升治療品質,《臨床催眠大全》即是匯集學術與實務所寫成的催眠教科書。
麥可 D. 雅布可博士告訴我們:「催眠是一種工具,而不是治療本身。」催眠如同畫作上的顏料、交響樂裡的音符、佳餚中的食材,這套工具能帶來什麼效果,取決於催眠師對理論的熟悉程度,以及催眠師與當事人建立信任關係的能力。
《臨床催眠大全》不僅向我們呈現了催眠中的大腦研究,並從社會心理學、正念等不同的理論,深入詮釋催眠中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更引領我們認識催眠在醫學、教育、商業、教練以及心理治療領域中的應用。
如果你不只是想要學習如何做催眠,而是期待自己能夠善用催眠來助人,涵蓋理論、實務、研究與反思的《臨床催眠大全》,絕對是你值得一看的經典讀本!
──張義平(幽樹),諮商心理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
◎在我30多年的諮商諮詢專業生涯中,使用催眠語言一直是我最重要的治療工具。我是在拿到碩士學位後就開始學習催眠,當時我是從隱喻這個部分開始進入催眠的使用。
後來在博士學位的學習當中,我深入了精神分析學派、焦點解決學派和溝通分析學派。即使我深入學習了這三個主要的學派,催眠仍常常是我在做助人工作時,所使用的諮商諮詢和治療工具,催眠語言的使用可以協助個案找到他們的生命資源,並且有效地深化個案的改變!
很榮幸,能在最早的時候拜讀這本第五版《臨床催眠大全》,這本書是我看過最完整介紹催眠的書籍,透過這本書可以有效地幫助你了解整個催眠的歷史和觀點,還有如何使用催眠,並且透過案例的呈現,讓助人者看見來訪者的改變。
無論你是一位諮商諮詢師、醫生,或是一位輔導教師,還是一位教練,都非常適合將催眠納入你的專業工作當中,因為這會更有效地提升你工作的成果,也會讓來訪者更為滿意。希望這本《臨床催眠大全》中文書成為你助人的基石,讓你在助人的事業當中有更棒的發揮!
祝福你,助人工作者!
──樊雪春,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博士、北京成功之道心理學專題講師
◎第一次遇見麥可 D. 雅布可是2004年在鳳凰城舉辦的艾瑞克森催眠與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上。他用條理清晰的方式介紹催眠治療,臨床示範之前,即使還沒有找到上場的示範對象,他就預告了會如何進行他的治療流程。示範過程也真的如他預告的方式進行,並且得到很好的結果。於是我購買了他的一支臨床示範教學影片,在不到40分鐘的時間,他幫助案主走出幼年的家暴陰影,澈底改變了案主的憂鬱。
雅布可有深厚的認知行為治療基礎,再加上跟著傑.海利學習艾瑞克森催眠以及策略學派治療,他將複雜難懂難學的艾瑞克森催眠,轉換成可以按部就班學習的步驟。他的治療除了有艾瑞克森催眠靈活的特質,更有紮實的科學研究基礎,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老師。
本書集合了雅布可畢生功力,介紹了催眠各種不同面向。有志將催眠在臨床治療發揮到極致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好書。
──蔡東杰,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榮譽理事長、自信催眠師線上學習平臺創辦人
【經典推薦】
◎麥可 D. 雅布可博士的書是他給治療師們的絕佳禮物,第五版也沒有例外。在這全新版本、並延伸探討眾多議題的經典教科書裡,雅布可博士提供一個最先進藝術等級、最先進科學等級的臨床催眠概觀。透過他個人招牌的深思熟慮、平衡觀點、以及清晰寫作,雅布可博士帶給我們一個無價之寶,閱讀這本書是極大享受。《臨床催眠大全》不僅僅提供實用、詳盡的催眠技巧描述,同時也給治療師最有效運用這些技巧所需的背景資料。這是為什麼《臨床催眠大全》經常被認定是教導催眠最好的教科書。
──馬克.P..傑森博士,華盛頓大學復健醫學院教授,醫學研究副主席,《用催眠管理慢性疼痛》一書作者
◎儘管我在做催眠、寫作催眠書籍、以及教導催眠方面有很深厚經驗,我發現我非常享受閱讀麥可 D. 雅布可博士的臨床催眠大全,它的內容豐富齊全。這本書融合歷史、個人經歷、理論、科學研究、哲學、案例,以及臨床運用,沒有任何其他概觀書籍可以相比擬。這本書簡單易讀、書寫優雅,同時對於每個主題又有詳盡介紹,完整討論不同觀點、相反觀點的理論,以及附有最新的參考文獻。貫穿全書的獨特參考文獻框架,讓我們可以站在心理治療大師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我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從中獲益良多,不論是在個人成長、個人理解方面,並且更能夠順勢運用來自催眠領域的廣大智慧。
──丹尼爾.P. .寇漢醫師,美國明尼亞波利斯州療癒夥伴機構的發展行為小兒科醫師,美國國家小兒科催眠治療培訓機構共同創辦人、協同主任,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醫學系小兒科退休教授
將近四十年期間,《臨床催眠大全》是大多數臨床治療師學習催眠治療的首選教科書。
這本重磅著作至今新修第五版,不斷譜寫它的傳奇歷史,
並為心理學家、臨床工作者以及對心靈探索感興趣者,
提供具健全科學研究基礎的臨床治療練習。
最新版添加催眠領域的最先進研究和最新議題,
包括了憂鬱症,以及過程導向的治療方法。
書中共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行動前的思考:發展對催眠更深入的了解」
從多元角度闡述催眠的相關理論,並奠定其科學基礎;
第二部「催眠實踐:在臨床實踐中培養技巧與藝術性」
則著重談實踐催眠的流程、技術、策略與其在各領域的應用。
作為各領域指定教材,本書每章後附上大量案例及「討論」、「任務清單」,
讓有心學習者實踐檢視。
本書為讀者們展開完整的催眠領域當代發展概觀,
並對職業道德和臨床練習有深度探討,
以及更多催眠在臨床治療上的應用方法。
可說是最完整、全面,賦予實踐指導性,
讓專業助人工作者能活用催眠的必備教科書。
麥可 D. 雅布可(Michael D. Yapko)
麥可 D. 雅布可博士是一位居住在南加州的臨床心理學家。雅布可博士對催眠的臨床應用複雜性有著超過四十年的濃厚興趣。他被廣泛認可為該領域的先驅專家,曾受邀在眾多領先的專業催眠學會發表主題演講,包括美國臨床催眠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Hypnosis)、臨床與實驗催眠學會(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國際催眠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nosis)、歐洲催眠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Hypnosis)和澳大利亞催眠學會(Australian Society of Hypnosis)。他在全球六大洲的三十多個國家以及全美各地為專業心理治療人士教授催眠,並繼續積極參與全國和國際演講的教學活動。
雅布可博士是十五本書的作者,並編輯了其他三本書,同時還撰寫了關於催眠和策略性心理治療的眾多書籍章節和文章。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九種語言。關於雅布可博士的教學日程和出版物的更多資訊可以在他的網站www.yapko.com 上找到。
雅布可博士因其在推動催眠和短期心理治療領域的創新貢獻而獲得了多項重要獎項,包括來自美國心理學會(APA)第30分會(心理催眠學會)、國際催眠學會和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Milton H. Erickson foundation)的終身成就獎。
在個人生活方面,雅布可博士與他的妻子黛安(Diane)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黛安是一位兒科語言病理學家。他們夫婦熱愛環遊世界,並且喜歡在大自然中徒步旅行。
洪偉凱(審定)
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國際短期心理治療大會講師、艾瑞克森學派國際大會講師,師承傑弗瑞.薩德與史蒂芬‧吉利根(Stephen Gilligan)博士,跟隨薩德博士在世界各地學習多年,並曾為為薩德博士拍攝紀錄短片《薩德老師對台溫心理治療的貢獻》,亦為「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著作的主要中文譯者,與薩德近期線上教學中文口譯。現居鳳凰城,曾任鳳凰城艾瑞克森基金會兼任培訓講師,課程督導,教授艾瑞克森催眠初階、進階、高階以及督導班多年。
.致謝
.關於麥可 D. 雅布可博士
.表格一覽
.參考框架
.前言──艾文.克希博士
.第五版介紹
▌第一部 行動前的思考:發展對催眠更深入的了解
第1章 催眠初見之萬花筒
.與你分享一個影響我一生的時刻
.治療師的好奇心
.力量……魔法……神祕……危險
.初次嘗試定義催眠(概括而言)
.人們通常如何看待催眠?
.催眠如何影響臨床實踐?
.治療師和個案之間的關係是催眠的基礎
.面對挑戰,人們對催眠的負面偏見
.是否有確鑿的證據顯示臨床催眠確實有效?
.擴寬對催眠的觀點
.催眠的框架:溝通
.催眠和正向心理學:共同關注個人優勢
.催眠第一課:你所聚焦的東西會在你的覺察中強化
第2章 催眠迷思與現實真相
.為廣為人知的臨床催眠奠定基礎
.理解個案觀念並處理錯誤訊息
.回應誤解
.關於催眠的常見誤解以及應對途徑
.關於誤解的總結
第3章 看待催眠的方式以及它將如何塑造你的實踐
.理論重要嗎?
.關於催眠理論
.催眠的當代理論視角
.觀點總結
第4章 大腦、心智和催眠
.概述
.為什麼要研究催眠中的大腦?
.如何研究大腦?
.關於催眠以及集中注意力,大腦研究顯示出什麼事情?
.大腦和心智
.大腦研究對使用催眠的治療師意味著什麼?
第5章 催眠與健康:強化身心關係
.催眠與行為醫學
.醫學中的安慰劑和反安慰劑效應
.表觀遺傳學:身心問題的前沿研究
.情緒與醫學
.臨床催眠為個案賦能
.催眠在醫學治療中的應用
.在醫療環境下應用催眠
.催眠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我們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第6章 催眠的主觀體驗
.從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開始
.如何研究催眠的現象學?
.催眠的心理特徵
.催眠的生理特徵
.與個案核對的重要性
.總結
第7章 應用催眠的情境以及氛圍的營造
.醫學催眠
.牙科催眠
.司法環境中的催眠
.教育領域中的催眠
.教練和商業中的催眠
.體育界的催眠
.心理治療領域的催眠
.氛圍:進行催眠的環境及個案的身體狀況
.總結
第8章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人類可被暗示性
.暗示──我們都具備可被暗示性
.催眠和可被暗示性
.「隱形的治療師」的錯覺
.廣告的影響力
.對明確性和確定性的需求,有助於建立治療聯盟
.治療師的力量
.接納的需求
.預期
.参考框架:西奥多.X.巴伯博士
.內在一致性的需求:認知失調
.溝通風格
.總結
第9章 催眠反應性:人口因素及評估工具
.人的催眠能力各不相同:人口統計研究
.人格因素和催眠反應性
.性別與催眠反應性
.年齡與催眠反應性
.精神狀態和催眠反應性
.催眠反應性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
.評估催眠的反應性
.提倡催眠反應性標準化測試的觀點
.反對催眠反應性標準化測試的論點
.催眠反應性測試的一般功能
.催眠反應性正式評估的標準化工具
.催眠反應性的非正式評估
.總結
第10章 催眠危害──法律問題考量、職業倫理規範
.催眠本質上具有危險性嗎?
.誰可以施行催眠?培訓和催眠認證
.催眠會產生的潛在危險
.法律上的考量,尤其是知情同意書
.道德規範
.一些建議的指導方針
.總結
▌第二部分 催眠實踐:在臨床實踐中培養技巧與藝術性
第11章 組織暗示:產生有意圖的語言
.暗示是不可避免的,但無法保證它們被吸收
.暗示的結構和風格:催眠溝通的特點
.選擇風格:選擇直接暗示還是間接暗示好?
.特別暗示
.總結
第12章 實踐技巧:如何有效進行臨床催眠?
.保持你的暗示簡單易懂
.避免在催眠時使用小花招和小玩意,它們通常很容易分心甚至有點花俏
.盡可能明顯地使用個案的語言
.讓個案在實際體驗中定義術語
.使用現在式和肯定句結構
.鼓勵和讚美正向回應
.確定問題的所有權和解決問題的資源
.有選擇性地使用感官模式
.持續告知個案終會獲得所渴望和所需要的
.給予你的個案足夠的時間回應
.僅選擇性地使用觸碰,且一定要得到個案的許可
.使用預示信號來宣布你的意圖
.使聲音和行為舉止與你的意圖保持一致
.串聯結構性的暗示
.運用過程暗示來鼓勵投射
.逐步建立回應組合
.如有需要,可以將催眠替換成其他詞語
.總結
第13章 催眠引導的結構化技巧:做催眠
.催眠引導具有多重目的
.正式、結構性催眠引導
.開始催眠過程
.加強(深化)技巧
.總結
第14章 催眠引導的對話模式與催眠藝術
.強加式催眠VS誘發式催眠
.從對話到對話催眠引導:催眠的藝術
.對話式(自然主義)催眠引導
.總結
第15章 催眠現象:調動隱藏的能力
.概述
.催眠現象
.結束催眠會談
.總結
第16章 設計和實施臨床催眠會談
.重新探討做催眠(Doing Hypnosis)與催眠性(Being Hypnotic)之間的區別
.臨床工作者的技能
.四個問題以協助指引會談設計
.催眠與治療的目標
.設計介入措施:首要關注的方向
.設計介入措施:以風險因素為介入目標
.實施介入措施:在第一次會談中使用催眠如何?
.實施介入措施:向案主介紹催眠
.設計介入措施:臨床催眠會談的一般結構
.實施介入措施:追蹤會談
.設計與實施臨床催眠會談的藝術
第17章 將臨床催眠整合至心理治療之策略
.它能有助於辨別熟悉的問題主題
.症狀結構和催眠現象
.六種心理治療中有效的催眠介入模式
.有關治療模式的總結
.透過催眠來處理心理治療中常見的臨床問題
.總結
第18章 催眠中的隱喻:這就是故事
.值得一提的故事
.故事療法
.在催眠裡使用治療隱喻
.在心理治療中隱喻的可能功能
.隱喻溝通的原則
.創造治療隱喻
.帶著催眠口氣說故事
.在催眠裡順勢運用隱喻的案例研究:增強決策能力
.為什麼在卡蘿的案例中使用隱喻?
.在催眠狀態下,向卡蘿傳達隱喻
.風的傳人:關於進步所付出代價的隱喻
.總結
第19章 催眠和正向心理學:聚焦在正確之事
.什麼是正向心理學?
.樂觀主義、悲觀主義,與生活品質
.基於正向心理學的治療
.催眠在推進治療裡的正向心理學觀點扮演什麼角色?
.總結
第20章 過程導向的催眠:從問「怎麼做?」到建立催眠情境
.治療中的過程與內容
.「如何」這個提問技巧架設了過程導向催眠治療的舞臺
.說明治療中的過程比內容重要的案例
.經驗缺失和治療方法
.過程導向的催眠治療案例逐字稿
.總結
第21章 催眠治療的案例:常見問題的逐字稿
.在定義治療目標時「內容」與「過程」的比較
.治療逐字稿
.案例1:自我定義與自我照顧
.案例2:失眠
.案例3:人生方向的探索
.案例4:發展靈活度
.案例5:體重管理
.案例6:壓力管理
.案例7:劃分區塊
.總結
第22章 催眠與治療抑鬱症:賦能於無能力者
.我們對於抑鬱症的了解
.我們所知道用於抑鬱症的心理治療
.我們對於用催眠治療抑鬱症的了解
.催眠用來處理抑鬱症裡的過度一般化思考
.催眠和鼓勵激活行為
.總結
第23章 臨床催眠治療用在疼痛管理上
.疼痛的複雜性
.催眠和疼痛管理:歷史建立了什麼?
.催眠和疼痛管理:證據與當代應用
.開始:面談疼痛個案
.展開:運用催眠幫助疼痛個案
.運用催眠策略來幫助止痛
.參照框架:瑪麗-伊麗莎白.費蒙維爾醫學博士、哲學博士
.應用催眠治療疼痛的案例
.總結與未來可能性
第24章 催眠在兒童與青少年的運用
.童年對年輕人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為什麼要在孩子身上使用催眠?
.年齡是否會影響催眠的反應?
.在催眠中構建適合年齡的建議,是基於對兒童發展的了解
.與兒童個案的互動,並建立治療環境
.催眠在兒童中的應用是有所不同的
.對兒童的引導方法
.焦點:兒童抑鬱症
.用催眠治療孩子的病症
.總結
第25章 處理意外反應
.對不良結果的解釋塑造了你的應對方式
.控制強烈的情緒反應
.如何處理個案的阻抗?
.應對阻抗
.總結
第26章 跨流派催眠:催眠與正念冥想平行的過程
.催眠的「聖杯」
.再次回顧做催眠與處於催眠狀態的區別
.治療中的體驗式學習
.正念和催眠:對覺知以及覺悟的暗示
.後記
.下一步
▌表格一覽
.表6.1 催眠體驗
.表11.1 暗示的結構和風格:一般結構
.表12.1一些有用的催眠溝通模式,可以讓你的暗示簡單易懂
.表13.1 正式催眠互動的階段
.表14.1 對話性催眠引導原則:運用個案的現實(過去或現在)
.表14.2 關於困惑技巧的假設
.表14.3 模式打斷策略
.表14.4 困惑技巧的分類
.表15.1 經典催眠現象*
.表15.2 年齡回溯策略
.表15.3 一般年齡進展策略
.表15.4 催眠失憶技巧
.表16.1 催眠治療會談的一般結構
.表17.1 我對催眠心理治療的假設
.表17.2 作為催眠現象的症狀現象
.表17.3 催眠存取和脈絡化資源的一般結構
.表17.4 關鍵事件流程的一般結構
.表18.1 隱喻在心理治療中可能的功能
.表18.2 隱喻式溝通的原則
.表18.3 結構式治療隱喻
.表23.1 催眠疼痛管理方法
.表25.1 應對阻抗行為可能出現的反應
洪偉凱
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國際短期心理治療大會講師、艾瑞克森學派國際大會講師,師承傑弗瑞.薩德與史蒂芬‧吉利根(Stephen Gilligan)博士,跟隨薩德博士在世界各地學習多年,並曾為為薩德博士拍攝紀錄短片《薩德老師對台溫心理治療的貢獻》,亦為「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著作的主要中文譯者,與薩德近期線上教學中文口譯。現居鳳凰城,曾任鳳凰城艾瑞克森基金會兼任培訓講師,課程督導,教授艾瑞克森催眠初階、進階、高階以及督導班多年。
黃天豪
曾獲台灣臨床心理學會103年度「優秀青年臨床心理師獎」、106年度「臨床心理師勵人獎」、110年度「臨床心理師優良服務獎」及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10年度「傑出人士貢獻獎」。師承傑弗瑞.薩德博士,為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現為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創意產業博士班博士候選人。合著有《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合譯有《快樂成癮: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
周遊
心理咨商師,曾在大學任教八年。2019年起,開始講授積極養育家庭教育,曾任天津廣播電台濱海台教育嘉賓,幫助廣大家解決教養相關疑問。2021年起,在美國鳳凰城艾瑞克森基金會協助翻譯艾瑞克森教學影像資料,後入職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