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地方紋理,洞悉時代脈動~
玩遊戲就是犯罪!?
日本電視台記者深入調查取材、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
【本書特色】
◎第一手資料與調查報導:全方位檢視法律條例的誕生過程,完整收錄歷時三年的取材與採訪內容,揭開未曾公開的內幕。
◎遊戲與社會的拉鋸戰:納入玩家、創作者、學者、政府等多元視角,解讀遊戲產業與政策監管的衝突與對話。
◎社會影響與反思的延伸:從地方單一事件,深入探討國家層面問題與社會弊病,發揮媒體第四權之用。
▌專文推薦
「正是在地方,使新聞精神依然鮮活存在。本書從地方視角窺見了日本社會現狀,為非虛構的調查報導類傑作。」──松本創(紀實作家)
「少數人會營造出氛圍,將事情推向預設的方向。這本書所描述的,正是如今在各地頻繁發生的現象。」──武田砂鐵(作家)
日本香川縣議會通過了全國首例的《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
設下「60分鐘的遊戲時間」限制,並在徵集意見階段以「超過八成贊成」作結。
與民間輿論大相逕庭、充滿疑問的公眾意見,
以及似乎毫無科學根據、不透明的制定過程,
促成地方條例的誕生,
縣民真正的聲音究竟是什麼?遊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一國所面臨的問題與社會矛盾,往往最先從地方顯現◢
一名日本的地方電視台記者秉持不屈不撓的精神,
對此進行了長達3年的深入調查與取材,
經過多方採訪、不斷檢證後,鑄成這本完整的報導紀實,
揭露一場「違背科學與民意」的立法運動背後的運行,
將「遊戲成癮 VS. 個人自由」的探討,延伸至「社會治理 & 政權操作」的內幕,
反映各界真實聲音的同時,促使大家反思政府權力界線的劃分。
敏銳地察覺細微徵兆,透過長期深入調查來揭露真相,
正是地方記者的強項與使命所在,
這絕不僅是「一則地方故事」。山下洋平
KSB瀬戶內海播報記者。1979年生於香川縣,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加入廣播電視台,從事新聞採訪和紀錄片製作。
曾因調查報導高知縣發生的白色摩托車與校車相撞死亡事故,而獲2014年銀河獎(由日本放送批評懇談會主辦)報導活動頭等獎。此外,他也負責策劃、取材《檢證遊戲條例》報導,該報導於2021年獲日本民間放送聯盟獎的電視報導節目部門優秀獎。其著作包括《あの時、バスは止まっていた》(SB Creative)。▌序章 灌水的贊成意見
.「八成以上贊成」的違和感
.公開的原始資料竟然是……
.在直播節目中公開「反省」
.這有科學根據嗎?
▌第1章 全國首例條例的誕生
.積極推動的縣議員與報社
.不制定沒有約束力的條例
.引發軒然大波的一天60分鐘
.縣政府職員實名發表意見
.草案修正「造成誤解」
.公佈的意見概要版本
.無視縣民意見的密室會議
▌第2章 檢視條例制定過程
.禁止對外洩露的切結書
.為何有來自「意見箱」的意見?
.「依存層」和「感て想」
.公開公眾意見徵詢書的意義
.要求成立調查委員會
.議長交接與落幕的氛圍
▌第3章 質疑聲浪高漲
.勇敢發聲的高中生
.縣長對於條例的評價
.罕見的律師公會會長聲明
.相關性和因果關係
.成癮防治學習單
.提出「違憲訴訟」
▌第4章 遊戲真的是「壞蛋」嗎?
.遊戲製作者是如何看待條例的
.實施一年後,地方與中央的落差
.香川,奪回遊戲主導權
.電競社與隊醫
▌第5章 條例的爭議
.圍繞條例的兩場官司
.遊戲障礙研究會
.施行兩年的「檢討條款」
.線下營隊
.違憲訴訟判決出爐
.各界對於判決結果的看法
▌終章 遺留的課題
.意見徵詢投稿者的後悔
.條例真的是當事人的救星嗎?
.「推動計畫」無疾而終?
.遊戲條例帶來的影響
.後記
.事件年表
.資料 香川縣網路.遊戲成癮防治條例(全文)
.引用.參考文獻陳良才
曾翻譯《戰鬥外傷救護》《第二次世界大戰軍用槍械:手槍&衝鋒槍篇》《二戰戰術入門》等書,希望能藉由文字讓更多人瞭解不同視角下的歷史發展,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