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成為F》《放棄的價值》作者森博嗣新作!!~
世上不存在「有趣」「輕鬆」的學習方法,
其真正的樂趣潛藏於苦澀之後──
【本書特色】
◎工學博士出身的小說家──森博嗣《放棄的價值》《孤獨的價值》《讀書的價值》系列作。
◎一本為「大人」而寫的教育書,致每個後悔年輕時不讀書、仍渴望成長的人。
◎打破傳統學習相關書的「效率法」「趣味性」,回歸現實根基帶你啟動長期自學開關。
「我也曾懷疑,
是否真的要將人生中寶貴的時間
奉獻給遭過度美化的『學習』;
然而,從21歲起我意識到,人基本上應該是要學習的。」
──森博嗣
教育者總是以超越他人、成為社會成功人士為誘因,
鼓勵孩子積極上進地認真學習;
然而,學習本就是一場枯燥而孤獨的旅程,
世界上並不存在「有趣」「輕鬆」的學習方法。
孩子不喜歡學習,
正是因為看穿了大人包裝下的「無趣」。
儘管如此,
「學習」卻是我們發現與認識世界的第一把鑰匙,
這也是其真正的「樂趣」與「價值」所在。
當我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明確的願景,
自然會擁有動力去學習與探索未知,
並將單純的「知識輸入」
打造為「輸入✕輸出✕創造」的循環。
當創造的結果呈現於眼前,
艱苦的學習過程都能讓你甘之如飴。
學習就是如此索然無味,
結果卻值得你為此奉獻光陰──森博嗣
1957年出生於愛知縣,為小說家、工學博士,曾於國立N大學工學部建築系從事研究,以推理小說《全部成為F》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從此進入文壇,之後陸續發表各類型作品,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知名作家。
著有《放棄的價值》《人生超整理》《沒有路的路》(仲間出版)《孤獨的價值》(時報出版)《讀書的價值》《創造自由.自在生活》(世潮出版)等散文集,以及《女王的百年密室》《空中騎士系列》(尖端出版)等小說。▌前言
.學習是國民的義務嗎?
.討厭學習是普遍的共識嗎?
.「讓學習變得有趣」是假議題嗎?
.為了勝利而學習?
.勝利真的這麼重要嗎?
.學習與努力是同一件事情嗎?
.本書所談的「學習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學習就像練習敲釘子
.敲釘子教育的錯誤模式
.讓學習變得有趣的唯一條件
.義務教育的價值
.學習其實是大人要做的事
▌第一章 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輸入資料
.學習不只是輸入資料
.輸出也是學習
.記住與理解
.偏重記憶的學習真的好嗎?
.成年後的學習
.培養觀察力、預測力與想像力
.學習的價值在於抽象性
.「有用」究竟是什麼意思?
.學習是孩子的工作嗎?
.孩子的學習比大人的工作更辛苦
.教育等於大規模集體行動
.為了被讚美而學習?
.若要讚美,不如一起學習
.光記住詞彙還不夠
.知識就是理解概念
.表達之外的思考能力
.記不起專有名詞
.放棄死記硬背的學習
.國語、學習、領悟的意義是什麼?
.學習會改變人
.發掘「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 學習有趣嗎?
.學校是個不自由的場所
.近來的乖孩子⋯⋯
.有趣的學習會扼殺孩子的個性
.覺得學習有趣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傻瓜
.知的欲求:好奇心
.有人認為吃飽是種痛苦
.孩子缺乏輸出的機會
.升學考試經驗談
.升學學校的成績制度
.國中時為了考試而學習
.大學入學考試:五科必修
.幸運地考上大學
.大學四年級才徹底改變的學習
.理解「研究」的真正意義
.學習成為我的工作
.被學習徹底迷住
.學習之前必須先產生好奇
.「學過真好」的體會
.大人也該重新開始學習
.無知並不可恥
.將「無知」當成過錯才是真正的劣等
.「不要去當第一」的教誨
.父母的教育方針
.不熱衷教育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升學考試毫不關心
.教會孩子全力以赴地生活
.「不教育」的教育
.向「不教之人」學習的快樂
▌第三章 學習不是為了勝負
.勝負與競爭的輸贏經驗
.持續獲勝比一次獲勝更困難
.勝利倚賴的並非努力而是才能
.不以「勝利」尋找意義的價值觀
.個人的價值觀沒有真假對錯
.將學習與勝負連結的奇怪現象
.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
.接下來是個人主義的時代
.日本的學校教育是否落後?
.學歷社會與考試戰爭至今猶在
.教育制度改革真的改變了孩子嗎?
.學習靠的是接收而非傳授
.孩子會憧憬年齡相近的前輩
.在比較中陷入挫折
.社會並不拒絕任何人
.衡量人的標準並不只有一種
.以學習培養理性
▌第四章 在學校學習的意義
.學校是學習群體生活的場域
.學校制度是否已經過時?
.隱居是種新的價值觀
.教育體制需要更大的自由
.集體教育的利與弊
.追求群體歸屬時的異樣感
.日本人過剩的連帶感
.教育孩子理解個體差異
.小學理科實驗學到的經驗
.在學校學習與他人相處
.由思考能力決定的未來
.知識不再有用的時代?
.藉由學習認識自我的價值
.計算是頭腦的慢跑
.學校裡學不到的團隊合作
.日本學生在學校裡學不到「辯論」
.日語並不具備邏輯
.我討厭作文和素描
.學校裡學不到自己定題的發想能力
.向一流的才能學習
.對教育的樂觀
▌第五章 被教導並不等於學習
.站上大學講台教授課程
.教學其實是自己在學習
.輸出才能把記憶變牢固
.聽課為什麼總是想睡覺?
.因為持續集中精神才會想睡覺
.為什麼一學習就想睡覺?
.思考時會無意識地屏住呼吸
.學習的本質在於創造
.讓創造性輸出成為學習的助力
.創造性體驗無法被教導
.把自己當作老師來學習
.老師的存在讓學習變得無趣
.擺脫不快樂的學習才會成為美好回憶
.自由選擇才是樂趣的來源
.老年學習需要留意的重點
.被教的姿態無法長久
.學習就是自問自答
.享受學習
▌第六章 「記住」與「領悟」的差別
.「知道」不等於「明白」
.需要「領悟」的問題
.使用地圖的能力
.數學在社會上沒有用?
.排除弱項就等於切斷可能性
.對比計算與發想的差別
.記不得專有名詞也無妨
.知識之外更要具備涵養
.知識與涵養有何不同?
.課堂上讓學生發問
.以提問的問題作為評分標準
.與其看答案,不如看提問
.「浮想」、「思考」與「領悟」
.「領悟」能靠學習培養嗎?
.不可或缺的百分之一靈感
.為了發想必須不斷思考
.發想力是吸引幸運的能力嗎?
.考試製造了不會發想的孩子
.必須培養多樣的人才
.人人都想和別人一樣的社會
▌第七章 真正的學習是無比快樂的
.孩子與老人都開始學習
.積極活動的老人
.像看電視一樣聽老師講課
.老人一到晚年幾乎不再思考
.愈是老當益壯的人愈常談到死亡
.起點,最困難也最有樂趣
.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無法自己創造樂趣的人
.真正的樂趣是個人的
.推薦「個人研究」
.研究一開始要祕密進行
.從創作中學習
.研究者的動機是個人的好奇心
.對未來的預感
.總結
▌後記
.寫在完稿之後
.我的履歷
.近來的隱居狀態
.若用學科來比喻我的日常生活
.個人研究彷彿成為工作
.一切都歸功於學習
.任何事物都能成為學習對象
.學得愈多,愈懂謙遜詹欣茹
來自台灣台北,現居日本。曾任職於台灣的雜誌社與出版社,目前於日本旅遊與廣告行銷公司擔任訪日旅遊媒體編輯,從事日本觀光推廣相關寫作與內容企劃工作。喜歡攝影,也喜歡一個人旅行,在路上與文字中尋找故事。



















